当“丝路明珠”遇到上合,读懂习近平所说的历史启迪******
(近观中国)当“丝路明珠”遇到上合,读懂习近平所说的历史启迪
中新社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 梁晓辉)“古丝绸之路为亚欧大陆商品物产大流通、科学技术大传播、思想观念大碰撞、多元文化大交融作出巨大贡献,也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实现和平与发展提供了历史启迪。”在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如是说。
当地时间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古丝路名城撒马尔罕举行。于撒马尔罕观上合组织发展,延绵千年的“丝路精神”与不断发展的“上海精神”在此交汇。
“文明的十字路口”“地球的不老容颜”“举世闻名的丝路明珠”……当千年古城开启“上合时间”,撒马尔罕如何以其悠久的历史照鉴未来,带给世人思考。
历史上,撒马尔罕因古丝绸之路而兴,如今成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城市,映照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内涵的“丝路精神”。
而现实中,上合组织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走出一条新型区域组织的合作与发展道路,不断展示出生命力。
“‘上海精神’与‘丝路精神’是相通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邓浩认为,二者都抓住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主张平等、交流、合作、共赢,“站在了人类历史正确的一边”。
上合组织成立于2001年,以协调解决成员国棘手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一路延伸至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职能不断扩大的同时,成员也由最初的6国增至8国。
起初,上合组织并不被看好甚至被误读、唱衰,然而走过20多年,上合大家庭“朋友圈”不断扩大,向心力和吸引力不断上升,一路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回顾上合组织20多年的发展历史,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峰会讲话中总结其“成功密码”:坚持政治互信,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平等相待,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公平正义。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讲话中,他还指出,这5点经验充分体现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理念基础和行动指南。邓浩认为,上合组织成功的根本,在于这一理念具有先进性。
邓浩说,“上海精神”超越了当下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奉行的“冷战思维”“霸权思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主张合作、包容、开放。这其实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诉求,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诉求。因此,一直有新的国家想加入到上合组织中来。
德不孤,必有邻。在撒马尔罕峰会上,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启动接收白俄罗斯为成员国的程序,以及批准、同意埃及等8国为新的对话伙伴。在组织内体现为向心力的“上海精神”,已在世界上展现出十足吸引力。
“过去我们践行‘上海精神’取得巨大成功,未来我们还要秉持‘上海精神’一路前行。”习近平展望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时说。
历史照鉴现实,更启迪未来。于撒马尔罕观上合组织发展,习近平进一步倡议“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上合组织下一步发展的中方主张:加大相互支持,拓展安全合作,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坚持多边主义。
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本地区落地生根、继续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习近平所提重点方面,被认为既着眼于当下世界安全所需,又兼顾发展长远之道,也被写入峰会发表的撒马尔罕宣言中。
安全与发展向来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百年变局之中的欧亚地区更是如此。当下,该地区安全环境和发展条件遭遇近30年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所锚定的,正是成员国最迫切关心的问题。
上合组织秘书长张明在谈及地区安全问题时认为,未来上合组织可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中汲取更大能量,将上合组织地区打造成和谐、安宁、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示范空间。
而对于发展问题,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通讯社前社长、政治分析师库班透过媒体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近各国间的距离,促进共同发展。上合组织国家深知,共建“一带一路”是各国坚定相互支持、扩大各领域合作的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上合组织对于成员国和地区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指出未来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优势所在:“上海精神”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赞赏,上合组织务实合作日益具有生命力,上合组织所覆盖的区域是最佳合作对象。
他认为,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上海精神”的延续,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中国也再次用实际行动表达对推动上合组织发展的诚意。”
于千年古城撒马尔罕观上合组织发展,“丝路精神”、“上海精神”、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历史正启迪当下,照鉴未来。(完)
黑龙江省加强银税互动——惠企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黑龙江省加强银税互动——
惠企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进入12月份,黑龙江黑河港务局有限公司生产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大型集装箱密集进出,满载煤炭等货物的重型卡车往来穿梭、有序作业。
“今年公司共收到留抵退税款373万元,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黑河港务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波介绍,公司利用这笔资金改造了港口作业设备,筹资建造了3艘驳船,提高黑河港的作业能力。
今年,黑龙江省推出“稳经济50条”政策措施,把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落实力度放在第一条。目前,黑龙江省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存量留抵税额集中退还任务基本完成,全省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达206.2亿元、惠及28751户企业,户均退税达71.7万元,用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据全省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10个月,全省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5%,稳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巩固。
为进一步加大惠企力度,黑龙江省对各类企业缓缴的养老、工伤、失业3项社保费补缴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前,补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对于我们这样用工量大的企业来说,社保费缓缴政策给了企业一段缓冲期。”齐齐哈尔市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堵留柱表示,截至11月末,该公司共缓缴社会保险费170余万元,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能力。
为解决企业资金难题,黑龙江还加强银税互动,由黑龙江省税务和银保监部门面向诚信小微企业开展融资活动。黑龙江省税务局银税互动平台上线以来,线上合作银行已扩围至16家。“通过银税互动,为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公司发展的信心更足了。”黑龙江省安嘉乳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晓丽收到160万元纳税信用贷款后激动地说。
前11个月,黑龙江省小微企业通过银税互动渠道累计获得信用贷款94亿元,同比增长100%,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发挥了激励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双促进”作用。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税务部门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简化办税流程,通过线上线下、网上掌上等多种渠道为纳税人提供便利服务,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黑龙江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魏哲说,全省税务部门将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进黑龙江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快准稳好”落地落实,让更多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本报记者 吴 浩)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